《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其实中国一直都是内法外儒,法家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儒家是中国的意识形态,自秦之后几千年,甚至当今社会,莫不如是。

看历史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三观或者说哲学思想自我认知的拷问,当看到很多历史人物基于他们的思想做出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后果,我们会直觉的认为他们是对的或错的,是高尚德或卑鄙的,是不可接受的或可以理解的等等,而这些直觉的结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三观所在,然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想为什么我会这么人为,如果换成我会怎么样?而这种感觉在本书中由于王莽的偏执型人格会显得特别强烈。另外一件事当你看着历史中形形色色,起起落落的各种人物,你不禁会问自己,我更愿意做那种人,是位极人臣却可能一朝覆灭,还是阿谀奉承,用尽手段上位,亦或是刚正不阿却可能一生悲惨,又或者做好本分,明哲保身。你会发现无论哪一种都不是那么简单。最后,书中对孔休的描述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却让我印象深刻,可能这就是我的选择?

王莽在上位前,通过儒家包装营销自己,把自己打造成儒家第一人的人设(感觉可以作为营销行业的祖师爷了),来谋求社会地位和名誉,恰好又有个长寿的皇太后姑妈,加上他的偏执型人格,种种机缘巧合造就了属于他的时代,然而上位后的王莽,偏执性格大爆发,再加上没有足够的政治能力(毕竟原来是靠营销作秀上位的),直接把帝国带入了深渊,社会动荡,边境动乱,流民四起。新朝的崩溃从他上位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


以下内容是书中的一些摘抄:

各大家族的世系图:

  • 西汉刘氏(上)

  • 西汉刘氏(下)

  • 新朝王氏

  • 舂陵侯家族

  • 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家族

西汉的历代帝王:高祖(刘邦)-惠帝(政变被废)-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刘贺(海昏侯,被霍光废)-宣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元帝(刘奭)-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箕子)-皇太子(刘婴,禅位给王莽)

一般来说,王朝的覆灭往往与政治的败坏、经济的崩溃、文化的腐朽、版图的分裂、御外的失败相关联。

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刘邦其实是战国时代的人。

汉初刘邦称帝的联邦制的列国文化,后战国时代的思想。功臣,外戚,诸侯。

高祖死后,吕后当政,吕后一死,诸侯发动政变,功臣里应外合,吕氏被诛,汉惠帝被废,立文帝刘恒。

刘恒从诛灭诸吕的政变中吸取的教训,并不是防范外戚,而是避免再次出现诸侯王领兵叩关,或是功臣发动政变废立皇帝这样的事。

功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去,威胁性是下行的;但诸侯王却恰恰相反,随着血缘的疏远以及年龄的长成,威胁性是上行的。

汉景帝刘启即位,用晁错,法家出生,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七国之乱,主要由文帝之前的政变人齐王的后代发起,名号清君侧,晁错被赐死,平定七国之乱后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实力。

武帝刘彻即位,重用主父偃继续削藩,推行著名的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再通过著名的酎金案解决列侯。

秦制总的来说就是三条:律法、文法吏、编户齐民。

这些律法和现代国家的“法律”在根子上不是一回事。秦制的律法是一种“刑名之学”,世界上任何事,只要它被命名了,就得做到“名实相符”,就需要有律法来规定怎么达到名实相符。

文法吏,或者叫作刀笔吏,就是掌握、维护这些律令法条,懂得使用“刑名之学”来管理天下事务的行政官僚。他们不是后世的士大夫,而是粗通文墨、精通律条的职业官僚。

中国社会从战国到汉朝的历程,就是老百姓从奴隶加自由民变成农民的历程。汉朝在继承秦制的同时抛弃了秦政,删减秦法,减租减税,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休养生息。秦制就好比一台齿轮严丝合缝的机器,秦朝驾驭的时候,采用“秦政”,功率开到最大,超负荷运转,直到机器过热而崩溃;汉朝驾驭的时候,拿掉一些不必要的零件,低功率运行,稳定至上。但无论是秦还是汉,都是同样的一台国家机器。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巫蛊之乱,刘彻将卫皇后家几近灭族,太子、儿媳、公主及皇孙全部死难。长安城内,丞相刘屈氂和太子的军队发生了激烈的巷战,死伤枕藉,天下震怖。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立三岁的刘弗陵为太子,为了防止外戚,同时把刘弗陵的亲妈赵婕妤赐死。巫蛊之祸后刘彻才逐渐醒悟,改弦更张,决定休养生息,颁布了罪己诏。

刘弗陵8岁即位,汉昭帝,20岁就晏驾了,没有子嗣。首席辅政霍光(霍去病弟弟),迎立昌邑王刘贺(海昏侯),由于新皇帝提拔王国旧臣与前朝旧臣冲突,被霍光废掉,立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询)。

汉宣帝汉朝中兴之主,汉宣帝依旧坚持采用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思路。等霍光死后,诛灭霍氏家族,真正自己掌权,笼络儒家,同时启用外戚担任中朝官(外戚不必学习儒术即可从政),与外朝的儒臣形成平衡。但是他没有预料到,有一天,儿媳妇的侄子王莽身为外戚,居然儒家化了,甚至成为儒家的代表,从而得以收拢内外两朝,架空皇权。

汉元帝刘奭,作为第一个接受了完备的儒家教育的帝王。他的老师都是有名的大儒,所传授的都是儒家的齐学,也就是最讲究天人感应、祥瑞灾异等近乎神学的那一派学问。(差不多时间,西方正在用耶稣的神迹进行推广。)汉元帝基本上让汉朝从霸王道杂之真正转向了独尊儒术。

刘奭的御史大夫贡禹,建议进行宗庙改制,因为到这个时候,全国宗庙数量有176所,产生巨大的人事费用和维护开支,成为很重的财政负担。改制的目标:首先把各郡国的皇室宗庙都撤销;在中央,把宗庙分成三类,刘邦是立国者、最早受命的皇帝,是始祖,庙号太祖,独为一类“祖庙”;文帝、武帝比较有功德,庙号分别为太宗、世宗,为第二类“宗庙”;其他的按照血缘关系,只保留四世,为第三类“亲庙”,超过四世说明亲缘已尽,原先立的庙就要“毁庙”,“毁”不是破坏摧毁,而是不再单独祭祀、不再维护的意思。祭祀要遵照“禘袷(jiá)”之礼,遵循“昭穆”之序。

谥号和庙号的区别,谥号是皇帝死后大臣给的,一般会受到下任皇帝的影响。庙号就是类似太祖、高祖、太宗之类的,有功德才配享。唐朝以前一般用谥号,后面用庙号,主要是唐朝之后的谥号就非常长了。

汉成帝刘骜的丞相匡衡(凿壁偷光那个)改制郊祀,汉成帝把刘邦亲手确立的郊祀制度毫不留情的废除,如此不尊重先王旧典,意味着皇室统治的合法性将不再来自先王的征服和功德,而是由儒家说了算。匡衡因贪赃被贬为庶人,各地又有灾异出现,不久后恢复旧制。

另外儒家还首次尝试了“通三统”,就是汉家天下里同时保存前面两个朝代的祭祀不灭。对汉朝来说,秦朝是“闰”,不承认其合法性,所以三统即商、周、汉。成帝首次封孔子的后裔孔吉——孔子是商朝贵族的后代,又是儒家眼中的“素王”——为殷绍嘉侯,很快又进为宋公。

建三公,汉家最初的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中丞相最尊,御史大夫虽然与丞相并称两府,实际低于丞相;太尉时至时废,汉武帝用内朝官大司马大将军实际履行太尉的武职;汉宣帝取消了大司马的印绶和官署。何武认为应该建立符合儒经的三公,于是汉廷把御使大夫改为大司空,大司马给予印绶并改为外朝官,地位与丞相等同,新的三公制度建立起来。

由于儒家齐学在全国的发展壮大,灾异谶纬之类的学说猖獗,天下都在议论要改姓易代了,甚至儒辰当面质问哀帝灾异频出,天子失德,根据五德学说,刘姓是尧的后代,应该要禅让给舜的后代,陈姓或王姓。皇权的政治危机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汉哀帝刘欣即位后想要扭转局势,试图效仿武宣。恢复宗庙和祭祀制度。

但病痛的身体、早逝的时运、阴鸷的心理,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哀帝以区区二十几岁的年龄,承受着有汉以来所有的代价。

哀帝身死,王莽仓促掌权。又把宗庙和祭祀制度改回来。三十年间,皇室对这宗庙和郊祀的改制反反复复不能定夺,又没有能力置之不理,意味着皇室已然失去了主导政教的权威。而这两件事最终成就于王莽,又恰好证明了王莽既能够稳定政局,又有资格定夺改制。

至此,汉室的权力已经彻底被王莽掌握。人们也更加相信,选择王莽就等于选择了理想、选择了正义。只有王莽,才能将儒家改制从这些宗庙祭祀的礼仪制度向实质性的经济、财政、文化、内政、外交等全方位的变革大踏步迈进。

距离刘欣晏驾整整六十四天,刘箕子正式即皇帝位,平帝。当日大赦天下。箕子孤身入朝为帝,母亲舅舅都不在身边,形成了王政君临朝、王莽执政的局面。这将是汉朝残存岁月的基本政治格局。

要是此时王莽突然暴毙,他在史书上说不定还能单独进列传,毕竟做事论迹不论心。也还是那句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古今忠馁有谁知?”

刘秀在舂陵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