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过留痕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零售的哲学》

  • 2024-02-18

铃木敏文讲述关于711创立和发展的过程。日本企业家总带有一点日漫中的热血理想主义气质。虽然看书的过程中会不禁质疑真实性,或者说质疑自己的格局,但其中很多做事的思路和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零售的哲学》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 2023-12-14

从西方的角度总是宣传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野蛮战胜了文明。然后实际情况却是默罕默德二世建立了一个比原来更宽容、更多元化的包容社会,尊重不同信仰,尊重不同生活习俗。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 2023-09-27

虽然作为成功学类书籍,免不了会有些鸡汤味。但是新东方在经历双减之后依然能在绝境中重生,完美印证了俞老师在本书中所展示的个人品质和企业文化。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俞老师真的做到了。最近自己也正在经历组织的变革,对书中一段关于变革的论述深有同感。

“变革不只是一个结构的问题,更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只有当所有人都愿意去变革的时候,这个变革才能推动。推动变革最重要的要素,既不是理想,也不是情感,甚至不是未来,而是利益的分配机制。也就是说,当所有人或绝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变革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和良好的未来预期的时候,这个变革就特别容易推进了。”

“在组织机构和个人身份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利益猜忌问题就出现了。”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华为铁三角工作法》

  • 2023-09-21

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本书对华为销售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探索和深入研究,总结了华为通过构建敏捷的铁三角及从线索到回款流程(LTC)的端到端保障体系,让销售从不确定走向确定的底层逻辑。学习理论很简单,根据每个人每个组织的不同情况,理论怎么结合实践才是最难的。作为工具书做一些参考还是挺不错的。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华为铁三角工作法》

《即兴演讲》

  • 2023-09-14

一般般,全书内容总结起来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即兴讲话的关键是准备,用抓手-要点-论据-呼吁行动的四步脚本,没了。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即兴演讲》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 2023-09-12

全书开篇就先描述了一次详细的人祭过程,有种当头一棒,被惊吓到愣在原地的感觉。再到后面一次次的用平静的文字描述极度残忍的人祭方法看的人都麻了,相比商朝各种人祭方法花样之多,纣王的酒池肉林简直是小意思。如果没有打开这本书看到这些可怕又血腥的文字和图片,我会一直以印象里传统的观念去看待历史的发展,不会知道那些看不见、被掩埋的真相是多么的让人窒息。

书中也有很多有趣得内容,比如各种汉字在甲骨文发源的时候的含义,如甲骨文的”学“字,上面是两手在摆放技术的草棍(爻),下面是一所房子,意为”学习算数的地方“,甲骨文的“史”字是一个非常尊贵的字,造型是手拿着一支笔,上面是一张嘴,象征用笔把口头指令记录下来。还有不管是商人,还是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都是未婚女子遇到神迹而生下的伟大儿子,一千多年以后耶稣的诞生方式也是这种模式,奇怪的巧合。比如对周文王《易经》的解读方法。还比如清明节是来源于牧野之战。类似的有意思的知识还有很多。当然,这本书虽然是考古为依据,但是也混入了大量作者的想象,不能作为正史来读,但也正是这些想象,让遥远的上古时代能在读者脑海里有更形象生动的画面。

书中有一段孔子对商周的总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不仅精确的描述了商周文化区别,甚至于可以说是当前中西文化的缩影。

作者说,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李鸿章传》

  • 2023-06-19

从中学历史书中臭名昭著的李鸿章,到走向共和中公忠体国、鞠躬尽瘁的李鸿章,中国近代的百年国殇正是始于李鸿章。正如开头所说: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李鸿忠至于清政府无愧于文忠之谥,师承于曾国藩,带领淮军剿捻,到打败李秀成,再到洋务运动,再到主掌外交。一辈子都都在为清政府糊住那注定要破的窗。他是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大家骂他卖国,相信非他所愿,大家骂他不改革政体,振兴国家,相信非他所能。所以任公说:李固可责,而彼辈又岂能责李之人哉?只怪20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已使天下之大,竟无一真英雄豪杰。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李鸿章传》

《革命与征服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 2023-04-25

这本书可能是我近年来阅读耗时最长的书,从去年底到现在,陆陆续续读了4个多月。书中人物名字冗长,历史事件纷杂,再加上对列强殖民的情绪,看起来确实不轻松。但是对穆斯林社会的认识,会让我的思维和观念时常受到强烈冲击,这是看书能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历史是理解世界任何地方的必要起点,中东作为当今世界动乱最多,冲突最激烈,势力最复杂的地区,伊斯兰文明也是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以外当今最为重要文明之一,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原因,我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中东这500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我们作为局外人无法理解的地方,也有很多与中国2000多年来极其相似的历史,会愤怒列强的霸道,会愤怒宗教的暴力,会同情平民的悲惨。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阿拉伯人想要重现历史的辉煌,还有着漫漫长路。

更多关于全书内容可以看:《革命与征服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ClickHouse原理解析与应用实践》

  • 2022-12-16

由于业务上要用到ClickHouse,因此花了两三天看了此书,讲的不是特别深,但是挺适合作为ClickHouse使用者的入门,常用的使用姿势和应用需要了解的一些原理都有讲到。

更多内容可以看:《ClickHouse原理解析与应用实践》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2022-12-11

管理深深触及一些精神层面关切的问题——像人性的善与恶。

目前看过的管理类书籍,其实内容和表达的思想都比较类似,这本书虽然是号称管理学教父的彼得德鲁克所写,但也还是并没有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为之惊艳的感觉,也可能管理本身就是这样吧。全书主要有四个重点:时间管理,重视贡献,用人之长,有效决策。个人感觉前两部分的内容更有输入,特别是重视贡献的视角,作为技术人员,有些内容颇有拨开迷雾的效果。如其中关于通才得论述:所谓“通才”,应该也是一位专家,是一位能将其所专的一个小领域与其他广大知识领域联系的专家。有少数人也许可以精通几门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是通才,他们不过是精通几门知识的专家而已。专业人员必须使他本人有效,必须使他的专才有效。他必须考虑到他的产出供什么人使用,也必须了解用户应该知道些什么才能有效使用他的产出,从而产生成果。例如关于贡献,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只有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其实不仅是管理者,在互联网这种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企业中,每个人都一样适用。特别是技术思维的同学经常掉入的陷阱,可以从这个角度改变思考方式。

更多关于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人间杭州》

  • 2022-11-30

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回忆过往或眺望未来。如果你恰巧是一个正生活在这里的人,城市的历史将让你产生身不由己的连接。

多年前杭州专门因为G20推出了《杭州简史》一书,当时看完觉得颇有收获。这次看到微信读书推荐的《人间杭州》马上就有了兴趣,作者是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代表作《激荡三十年》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本书跳出作者一贯的商业视角,而是以人文角度,以杭州的人角度在感受和体会这座城市。看书的时候,你可能会发出很多“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感叹。

原来在遥远的夏商周时期,杭州还隶属于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原来余杭是来源于“禹杭”。原来如今房价上天的滨江西兴街道正是当年吴越争霸,范蠡送西施入吴的渡口。原来钱唐之名自秦才有。原来是慧理和尚给第一次杭州注入了城市灵魂“灵隐”。原来西湖最早叫钱塘湖,是东汉时兴修水利,从钱塘江隔出的一个泻湖,而曲院风荷最早是人们酿酒的地方。原来日本的茶道是源自径山寺。原来西湖的名字是白居易起的,而如今的白堤其实不是白居易的白堤。原来钱镠的吴越王是灭唐的朱温封的。原来钱学森、钱伟长都是钱镠的后人,钱家是杭州的千年士族。原来三潭印月是苏轼担心人们围湖造田,侵占湖面才造的。原来葱包桧儿这名字还和秦桧有关。原来易安居士李清照在西湖边的马塍路住了二十年却过眼西湖无一句。原来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最多的城市就是杭州。原来雷峰塔是被倭寇焚毁的。原来灵隐寺里的云林禅寺,是因为康熙写错了字。原来毛泽东在西子宾馆住了五百多天。原来是王国平决定拆除环西湖的政府机构,免费开放西湖,实现了“还湖于民”。原来杭州是一座属于平民的城市。

希望了解更多可以看:《人间杭州》

《西线无战事》

  • 2022-11-16

人们相信奇迹,但事后才知,奇迹不过是块面包。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这次刚好微信读书推荐,就顺手读了。有点类似多年前看美剧《兄弟连》的感觉,通过一线士兵第一视角表现出的战争的残酷,对人性的摧残,对生命的漠视,确实直击人心。在战争中,人性全部被扭曲,每个人必须变的冷酷、猜忌、无情、满怀仇恨、残忍粗鲁。假如不这样,大多数人都会疯掉。其实本质上是士兵只有通过摧毁自己的人格,才能承受住战争带来的压力。就像书中说的:“我们已经意识到:人只要屈服,就能躲避打击,忍受恐惧 —— 但去思考,就立即活不下去了。”,他们是被牺牲的一代,但是,是谁牺牲了他们?他们为了什么而牺牲?有没有人问过他们是否愿意牺牲?

可能依旧如张养浩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 2022-10-27

其实中国一直都是内法外儒,法家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儒家是中国的意识形态,自秦之后几千年,甚至当今社会,莫不如是。

看历史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三观或者说哲学思想自我认知的拷问,当看到很多历史人物基于他们的思想做出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后果,我们会直觉的认为他们是对的或错的,是高尚德或卑鄙的,是不可接受的或可以理解的等等,而这些直觉的结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三观所在,然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想为什么我会这么人为,如果换成我会怎么样?而这种感觉在本书中由于王莽的偏执型人格会显得特别强烈。另外一件事当你看着历史中形形色色,起起落落的各种人物,你不禁会问自己,我更愿意做那种人,是位极人臣却可能一朝覆灭,还是阿谀奉承,用尽手段上位,亦或是刚正不阿却可能一生悲惨,又或者做好本分,明哲保身。你会发现无论哪一种都不是那么简单。最后,书中对孔休的描述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却让我印象深刻,可能这就是我的选择?

更多内容请看:《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特别认真地生活》

  • 2022-09-22

这本书其实算不上自传,更像是稻盛和夫表达自己关于经营管理的哲学思想,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创新或者特殊之处,其中的道理和思考,相信大部分人都懂,或者说都知道。其区别只在于能不能做到,也就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行动是否一致。而稻盛和夫想要表达的就是他对生活,对工作,对人生的追求是一种极致的,纯粹的利他精神。他认为想要经营好企业,必须要有这样的利他之心,而他自己从京瓷到日航,再到创办盛和塾,都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当然,从我自己的角度,我并不是很认同或者说相信他所有的表达。首先我从不接受有完美的人这种概念,当然也可能是我还没达到那样的境界,我更认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性的复杂性。其次,我认为人性中都有一种本能的欲望,就是希望把自己的价值观传播出去,传递给他人,这给人带来的成就感会远超物质上的激励。这也是为什么各行各业的大师大家,最后都会走向传经布道或者表达思想的终点。特别的,当一个人的物质已经得到极大满足时,这种域名一定就会愈发强烈。话说回来,从稻盛和夫的个人经历来说,他对经营企业,起码是日本企业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他对人才的看法是这样的:从长远的目光来看,比起那些半吊子所谓优秀人才,倒是头脑略为迟钝但拼命努力的人可以成就伟大的工作。能力这种东西,由于驾驭它的人的人格不同,既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人格比能力更重要。

最后,书中关于如果判断是非黑白时的思路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再生活中借鉴。当你犹豫一件事要不要做,该不该做,无法做决断的时候,你不妨问问自己:这么做,作为人正确吗?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 2022-09-19

全书给人一种豁达,实在的感觉,不教你怎么做人,不教你大道理,讲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朴实的生活和想法。回到书名”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不仅仅书书中文字的提炼,可能更是季老的一生经历感悟,百年的时光,走遍三十多个国家,经历战争与和平。也许当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早已不是问题,不论是政治,战争,仇恨,感情,大概都已随风飘散。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 2022-09-14

又是一本心理咨询师写的书,刚刚看完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是老婆推荐给我的育儿类书籍,自从有了宝宝以后,老婆疯狂学习育儿知识,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宝宝身上,为我减轻了很多负担,很感谢她为这个家庭的付出。

针对这类书籍,我觉得大家一定要牢记一点,这些都是社会人文科学,不是自然科学,不存在1+1=2的真理,也不存在绝对好坏的标准。每个作者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此引用了一些案例。这些都不代表作者说的就是对的,读社科类的书,我们应该思考作者的观点我认不认同,对我有没有价值,适不适合我。特别是某些作者,某些不那么好的书,千万不能简单的全盘接受。说到本书,举个例子,作者说不要对孩子做任何评判,在我看来显然是过于极端的做法。当然其中关于如何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给自己设定界限,还有身教大于言传的观点我都是很认同的。总之,这本书在这类书籍里面算是比较不错的,也就是没有那么多我认为”极端“的观点。

《管理百年》

  • 2022-09-13

网易领导力训练营的推荐读物,全书总结了管理学从1900年开始的发展历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中,有大量理论登上舞台,同样也有大量的理论随着时代消逝。其原因是管理是社会人文科学,它并没有标准也没有真理,有的只是适应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恰好”。它不是自然科学,不像万有引力一旦被证明就变成一种不可变的规律。书中会看到很多我们熟知的人物、企业、商业案例。管理的概念虽然兴起的时间很短,但是如果广义的看,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群居生活以后,管理就一直存在,只是通常会被忽视,因为通常管理并不直接解决根本问题,但却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就好像汽车的动力根本上来自于汽油燃烧产生热能,而管理就像机油。

更多本书内容可以看:《管理百年》

《秋园》

  • 2022-08-15

强烈推荐,书很薄,但是很沉。和多年前看《活着》有一种类似的感受,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生存的人,依然可以看到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但是书中的秋园在这座大山面前,展现出了我们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善良和勇敢。人性的光芒可以超越历史和时间。

有很多评论都在讨论女权问题,但我想说这历史的洪流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真的是普通人能左右的吗?人是社会的产物,我们现在认为的人权,认为的独立思考也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瞬间,你的所思所想并步仅仅是因为你。我想书中体现出的人性的善恶远远超越了性别的区别。

秋园最后对自己的总结: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

终落得如此下场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2022-08-11

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就够传奇的,当过电视剧制作人,当过作家,并在30岁的时候决定转行去当医生,还顺利的考入了名牌大学医学院,开始和比自己年轻的多的同学们一起学解剖学理论,最后因为想要和患者有更长期的接触而选择了心理治疗师作为自己的职业。

更多内容请看:《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天蓝色的彼岸》

  • 2022-06-15

当你还存在于某个人的记忆中,还被人爱着,你就是存在的。很久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去看,最近微信读书上刚好推荐了此书。作者用一个儿童的视角思考了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爱和记忆的意义。让人想到了《寻梦环游记》、《心灵奇旅》两部皮克斯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公哈里给人一种温暖且治愈的感觉。

《领导力的5个层次》

  • 2022-06-07

网易集团领导力培训课前读物。全书总体来说鸡汤味有点浓,其中有大量的正确废话,写作风格有点像读书时写作文,为了论证观点引用大量的小故事或者名人名言。当然也有一定的收获,有一些之前没想到的或者认识的盲区。属于可以一读,但并不值得强烈推荐。

《百年孤独》

  • 2022-06-06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 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惊艳的开头之后,出现的是各种冗长的重复的人名。大约六七年前,第一次翻开书,读了20多后页放弃了,第二次翻开书读了100多页后又放弃了。没想到在2022年端午节的连续三天大雨中,再次翻开书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读完还意犹未尽,也不知道这六七年间是什么变了。

全部读后感以及全书人物关系图:《百年孤独》

《星空邮局》

  • 2022-05-28

佩服作者的勇敢和坚强,人生无常,努力过好每一天。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 2022-05-24

看完《地下室手记》以后需要看点轻松的书来调节一下,刚好微信读书推荐了这个,确实还挺有意思的,不仅科普了建筑知识,还简单科普了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欧洲历史。书中涉及到历史,宗教,科学各方面,其中关于宗教大家有兴趣可以看我之前总结的《三教起源与关系》。了解了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后看本书会更顺畅。 看书时想到,如今地球上的主要文明,其实就是发源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文明,发源于两河的中东伊斯兰文明,以及发源于的中国的东亚文明三大文明。

本书的摘要信息《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地下室手记》

  • 2022-05-11

一切贬义的负面的词语都能用来形容主人公:懦弱、自卑、敏感、卑劣。下流、猥琐、纠结、怪异、阴暗、虚荣、窝囊、无耻、季度成性、反复无常、自欺自人等等,然而最无奈的是什么?是我们总能从他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也许这是因为所有这些原本就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

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地下室人,也就是主人公永远都在矛盾和不断的臆想以及自我否定中试图寻找自己的自尊和虚荣。几乎每句话都是对前句话的反驳与嘲笑。越往后读,越感觉到作者真的是在对读者实施精神上的酷刑和拷问。原以为短短几万字的内容会很快就读完,万万没想到会读的如此艰难,甚至有些痛苦。第一次意识到理性的局限性,意识到理性在人性面前的矛盾和脆弱。理性是好东西,这是毋庸争议的,然后理性却终究只是理性,只能满足人的理性能力,而意愿确是整个生命的表现,也就是人的整个生命,既包括理性,也包括一切内心的骚动。地下室人对丽莎的指责和被丽莎撞见窘态后的崩溃的歇斯底里,看似极端却又合理。人可以在痛苦和被折磨之中发现可耻的快感并享受它。所有的矛盾和问题最终都指向“人是什么?”

《城乡中国》

  • 2022-04-28

此书带着大量经济学知识,加上大量作者的调研数据和观察总结,信息量很高,所以读起来会稍微有点慢。全书的核心思想就在于论证赋予农地转让权,让农地入市的合理性,正当性和必要性。作者作为国内著名经济学教授、北大院长,经济学方面的实力无需质疑。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经济学理论,还特地了解了书中经常提到的经济学家科斯。全书前半部分,有过于理想主义的经济学学者思维的感觉,信仰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后半部分深入关于农地入市的主题后,不得不说非常有古代谏臣的感觉。虽然书中有很多观点我认为过于理想,并不赞同。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作者这样的学者在中国是非常稀缺和重要的,直言直谏的价值有时候远远超过观点本身。邓公说过,我们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左带来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右。

另外关于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原文的摘抄可以看《城乡中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2022-04-16

跟着蛤蟆先生一起经历了心理上的自我剖析,阅读过程中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但实际上人总是会本能的逃避成人状态,因为这需要刻意的思考和学习。在儿童状态下的人容易抑郁,在父母状态下的人容易愤怒。学习这些之后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会去思考每个人包括自己情绪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

当下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普遍的焦虑抑郁,值得每个人警惕。情绪的控制和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不知道如果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通常最后要么会导致抑郁,要么会导致爆发失控。

摘抄了一些文字,对于想粗略了解本书内容的人可以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显微镜下的大明》

  • 2022-04-12

最近一两年看了很多历史,感慨历史的波澜壮阔,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力挽狂澜,直到去年看了马亲王的《长安的荔枝》,突然感受到了历史中小人物视角的魅力,然后再看了此书,确实我们通常印象中的历史都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都是王朝的兴盛和衰败,然而历史车轮下的百姓却鲜有提起,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六个故事都给人一种普通老百姓面对官僚集团时的无力感,但在这背后却又能感觉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可能是人类反抗挣扎的本能吧。

《PPT演讲力》

  • 2022-03-25

作为不擅长表达的人来说,当作工具书挺好的,起码可以让你的演讲过得去,不至于一塌糊涂,书中方法的可操作性也不错,当然别指望靠这个成为大师或者发家致富,就像书中讲的,你的演讲本身就是你过往所有的人生阅历和智慧沉淀。

《圆圈正义》

  • 2022-03-23

罗翔老师的杂文集,书中通常会从司法的角度分析问题,但更多的是从哲学和道德的层面在讲述。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带有理想主义,悲观而又温暖的思考。让我知道了法治和法家的区别,知道了法律的尽头是道德,是一般民众朴素的期待。

作者提到很多问题,比如功利主义,虚无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等,都能很好的帮我们理解社会理解自己,时刻警惕自己人性的幽暗面,自己的虚荣心。时刻谨记真实的生活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有限、浅薄和虚荣。要记得爱人如己,要记得谨慎、节制、公正、坚毅的品质。

巧合的是,由于之前一段时间阅读了不少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再加上近来西方国家的表现和国内媒体的报道,让自己一度陷入中华文明最伟大,西方文明不过如此的迷恋之中。幸好,在这本书中罗老师借用了许多西方文明的伟大先驱和哲学思想,提醒了我各大文明一直都是各有长处,也同样各有缺点。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迷恋一个或鄙视一个,而应该集各家之所长来不断提高自己。

另外也多了一些关于民主的思考,民主中有一个重要的悖论——多数人的暴政。而民主,本身就是可以操控的,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足够理性,都能独立思考,更多的是被引导被思考,再加上现代社会中,发达的媒体加上互联网的辅助,可以非常容易的给每个人编织信息茧房,同时还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在独立思考。这些都让暴政更容易成为现实。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 2022-03-18

“院子里的一条好狗,比首都的好国王更有用。” —— 阿富汗民谚

在18世纪才刚刚从原始社会变成一个民族国家的阿富汗,欧亚大陆各大文明的交汇之地,各大帝国的利益所在,地理和历史就决定了这是一个不会太平的地方。对比中华文明,相当于阿富汗需要在短短两百多年时间,完成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在两百年前还在上演着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士族门阀制度,人民的思想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还有太远的距离。一百多年前的国王还在试图进行像商鞅那样的消除门阀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然而给阿富汗的时间太短了,期间更有英国、苏联、美国各种帝国势力的入侵或干涉,所有的这些就汇集成了一个混乱误解的阿富汗。

同时纵观世界历史,也再次印证了,在国际关系上利益才是不变的底层逻辑,美国为了利益通过巴基斯坦三军请报局扶持了塔利班,之后同样为了利益赶走了塔利班,如今依旧是为了利益逃离了阿富汗,从政治的角度,没有人在意阿富汗是什么样子,只在意阿富汗的样子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利益。

作者作为美籍阿富汗人,不可避免的会站在美国的角度进行叙事带入主观意见,但不影响此书的内容。

《微积分的力量》

  • 2022-03-01

看了前50%的,作为科普读物还不错,但远没有网上吹的那么好,如果说世界进步是微积分的力量就好像说世界进步是氧气的力量一样,因为所有成就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总需要氧气,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勉强的观点,作者可能只是把微积分作为一个切入点而已,但是书名还是觉得不妥。其实关于这方面的书,我更推荐曹天元写的《上帝掷骰子吗》,写的更有趣生动,也更真诚。

《微尘》

  • 2022-01-13

作者一次次用平淡的语言描述着自己经历和目睹过的不幸,以至于生死离别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平常常,让人产生强烈的无力感,无奈而残忍。那么多人命如草芥,随风飘荡,就如书名微尘一样,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挣扎过,消失了,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常年浸泡于城市职场中的我们,有时候都忘了很多东西,以为人生就该如此,以为一切应该有逻辑,以为付出就应该有回报。其实世界很单纯,所有逻辑所有规则都是人自己给自己附加的。

只是活着已经让很多人耗尽了毕生精力。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2022-01-01

看完此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经济规律和金融制度才是当今世界的底层逻辑。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很好的讲解了中国政府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理解了这个发展逻辑,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比如政府为什么不想让房价涨,但是为什么房价又不得不涨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中美贸易战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比如所谓权力,实质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比如政府为什么都需要有各种城投公司。对当下政治和经济有兴趣的人,此书都值得一读。

此书在微信阅读里面是需要付费阅读的,摘抄了一些数据,对于想粗略了解本书内容的人可以看《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长安的荔枝》

  • 2021-12-14

全书一气呵成,读起来也就跟着主人公一路驰骋,酣畅淋漓。李德善的绝望、无奈、迷茫到最后的释然,情绪随着剧情的进展跌宕起伏。当然,借古讽今永远是作家最爱的操作,很有意思,哈哈哈。

《中国哲学简史》

  • 2021-12-12

深以为此书和《中国通史》两本书应该作为中国人必读之书。能把晦涩艰深的中国几千年的哲学及其发展史写的如此浅显易懂,足见作者的哲学功底之强,称得上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全书通过梳理诸子百家中主要的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以及之后的佛学、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到最后西方哲学的传入。系统的解释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变化,也就间接的讲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思维方式的变化。

在看书的过程中突然觉得似乎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的哲学思维依旧停留在先秦诸子百家时期。

由于此书内容信息量巨大,因此有必要单独写一篇《中国哲学简史》摘抄

《论中国》

  • 2021-11-07

虽然基辛格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以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已经非常深入,有些地方甚至远超许多中国人。同时作为学者身份也尽可能从中立或学术的角度进行描述。但全书依然有强烈的美式思维和立场,会有许多让人不适或不爽的感觉。还能感觉到西方人对中华文明既敬佩又傲慢的矛盾心理。同时在书中可以强烈感受到作者对周恩来总理的尊重。在书中也预言了许多已经成为现实的中美冲突,最后为世界和平或者说中美和平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看完本书后,我更加相信,中华文明如同大海,人类沧海桑田,中华文明始终屹立。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 2021-10-13

花了几天断断续续读完,书很薄,但是干货很多。作者作为国际著名科技企业英特尔的CEO,手把手教你怎么做管理,大到战略思想,指导方针,小到言行举止,操作步骤。每个章节都有高度总结提炼的宝贵经验。读完书很快,但是消化它,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需要很久。

更多内容可以看《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凤凰架构》

  • 2021-08-26

关于构建可靠的大型分布式系统很好的科普型技术书籍

更多内容可以看《凤凰架构》

《中国通史》

  • 2021-08-19

一直对中国历史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战国时代的历史。在读此书之前,通过学生时代的学习,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对中国历史有些零散不成体系的了解,因此一直想要把所有历史贯通起来,吕思勉先生的这本《中国通史》正式最合适的。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无数朝代兴亡,无数君王更替,无数权臣起起落落,正应了那句名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纵观夏商周之后的历史,战乱动荡的岁月几乎可占去半数不止,而至于太平盛世更是十无其一,可以想象在大部分的岁月中,大部分的百姓生活都是艰难曲折的。由此也更应珍惜当下的和平。另外,本书也介绍了中国社会文化思想更方面的发展历史,如中国文化思想的三个阶段及其原因。从秦汉诸子思想,到魏晋隋唐的玄学佛教思想,再到宋明的理学心学,如此我们也就更明白了自己的许多观念思想缘何而来。更深一步可以说是部分回答了我是谁,从哪来这两个问题。

** 吕思勉先生在本书(此书写于1939年,正值中国大地战火纷飞,外敌入侵之际)最后写到: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诚极沉闷,却不可无一百二十分的自信心。岂有数万万的大族,数千年的大国、古国,而没有前途之理?!**

本书内容信息量大《中国通史》

《邓小平时代》

  • 2021-08-05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精神和肉体都留给了这个让他奋斗一生,贡献一生的国家。邓公千古!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

  • 2021-07-19

作者用最平淡最细节最温暖的语言,写出了最悲惨最残忍最善良的故事。这是一本有力量的书,让人看到了丑恶和美丽。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上帝掷骰子吗》

  • 2021-07-10

由于最近看了大刘的几部科幻,又勾起了对量子力学的兴趣。这书用比较生动且“相对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整个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很庆幸自己大学时选修了量子力学课程,让我看这书时轻松了不少。书写的很精彩,是很好的物理学科普或了解物理学历史的材料。

《三体3-死神永生》

  • 2021-07-02

三体的前两部很多年前就已经看过了,第三部一直拖着没去看,当时觉得以黑暗森林作为结局其实也不错。由于最近看了《球状闪电》,又勾起了兴趣。所以还是把三体做了个了结。论想象力,第三部确实是三部书中最丰富最宏大的,宇宙变的如此拥挤,甚至破败。完全打破的我的思维边界,我想这也是科幻最吸引人的地方,突破思维的界限,进入未曾想象的世界。

《球状闪电》

  • 2021-06-16

丰富的想象力,把微观世界的规则引入宏观世界,量子力学放大至宏观世界后,一切都变的那么震撼却又合理。

《雪中悍刀行》

  • 2021-05-16

看完全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主角,而是李淳罡和他的“剑来”。

《枪炮。病菌与钢铁》

  • 2020-11-27

全书最主要的论题是:为什么现在社会是这样的格局,为什么欧洲人殖民了非洲美洲,而不是反过来。是不是人种的优劣造成的。

全书主要结论:产生当前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全球地理因素(虽然作者说这不等同于地理决定论)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 2020-11-12

在《系统架构》一书中作者提出:系统的功效必须大于各自元素的功效之和。而任何一个团队都可以视为一个系统,对于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让团队相互协作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团队协作之所以不能良好的实现,是因为总是不自觉的陷入了五个很普通但却很危险的沼泽之中。我们这里称其为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他们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共同作用,互为因果的。

更多内容可以看《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富兰克林传》

  • 2020-10-12

美国国父之一,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作家等各种头衔集于一身。有很强的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等。不过整体看下来,并不是我喜欢或敬佩的类型。

《乡村教师》

  • 2020-08-29

看过大刘的三体,惊叹其想象力和宏大的世界观。这本书是一些短篇的合集,整体来说依旧是大刘风格的宇宙,一个星系乃至宇宙都是可以被轻易毁灭的世界。其中有几篇非常精彩,非常有想象力。也有几篇给人重复的感觉。总体来说依旧是很优秀的科幻作品。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 2020-05-04

作为传记,书本身写的不够精彩,中间有大篇幅的流水叙事。但作为历史,可以了解到很多你本来可能不了解的是。蒋的一生在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对比毛泽东传,本书少了很多主观评判,坐着尽量都以客观的态度在叙述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毛一样,蒋也有着功过是非复杂多变的一生。(有一点记忆深刻,蒋给世人留下的映像总是儒雅温和,符合儒家文人形象。但他在年轻时,脾气极差,并且流连烟花场所,身染性病。)

1887年10月31号,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的一个经商家庭,祖父玉表公替孙子依辈份取名蒋瑞元,蒋家的小店生意兴旺,是镇上的首富。蒋介石从小跟着私塾先生学习,据说9岁前已经念完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十四岁那年在家庭安排下娶了邻村一位19岁的姑娘毛福梅。1903年参加童子试未考取,转而去了奉化县城凤麓学堂学习英文、算术等西学。当蒋介石在城里见识到了“大鼻子” 的外国传教士以后,也开始嫌弃替他料理家室的不识字的糟糠之妻。据传闻,毛福梅曾向朋友抱怨她经常遭到丈夫殴打。1903年,蒋进入宁波箭金学堂,毛福梅陪读几个月后,蒋嫌她土里土气,打发她回溪口侍候婆婆。1906年,蒋在其仰慕的新儒家老师顾清廉鼓励下,研读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著作,这对他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18岁那年,蒋决定要东渡去日本求学,并自己剪去了辫子。在蒋的一生中有两股力量对其影响至深,一是新儒学,使其在后期注重修身养性,自律自省,二是清末中国被列强瓜分压迫的惨痛经历,使其对国家统一自强有深刻的使命感。

看完这《毛泽东传》和《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刚好在看中国通史的百集纪录片,不由感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真的是中华大地上逃脱不了的轮回。夏商周(合)-春秋战国(分)-秦汉(合)-三国魏晋南北朝(分)-隋唐(合)-五代十国(分)-宋元明清(合)-民国军阀(分)-共和国。说回到这两本书,首先两本书看完后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历史又一次上演两个性格迥异、亦敌亦友的人共逐天下。

《毛泽东传》

  • 2020-02-24

与人斗其乐无穷,“斗争”从始至终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少年时代与父亲斗到晚年与自己的战友同事斗,他坚信斗争才能让人进步,青年时的心怀天下到晚年带有虚幻色彩的哲学思想,都展示了他注定不平凡的一生,无论是非功过,他都将影响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

少年时期

1893年12月26号,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村,父亲毛顺生是村里的一个小地主,生活有保障。8岁时,毛泽东对私塾里教授的儒家经典十分反感,经常和私塾先生发生冲突。还偷偷在私塾里看禁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书比韶山的任何东西对毛泽东的思想世界影响都要大。父亲毛顺生不喜欢毛泽东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看书上,为了让儿子走上“正轨”,毛顺生强迫14岁的毛泽东娶了一个大他6岁的姑娘,但是毛泽东拒绝和她生活在一起,他说他从来没有碰过她一下。在1910年,毛泽东和他父亲因为继续上学的问题开始争吵,毛顺生计划让毛泽东去70多里外湘潭县城的一个米店当学徒,而毛泽东希望去一所教“外国”课程的新式学堂当全日制学生。16岁的毛泽东已经学会了如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从母亲娘家以及一些家庭朋友中东拼西凑借了一些钱,然后直接向他父亲宣布“我决定去东山高校去上学”。由于摆脱了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天一亮毛泽东就收拾好行李徒步离开了韶山,并再也没有回来生活过。离开前母亲七妹问他要不要和父亲道个别,毛泽东回答“不,不用”。在他16岁之前,他从没有离开过韶山。毛从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抗争精神,并且和一般同龄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是简单的叛逆,而是以一种冷静的、深思熟虑的方式与父亲斗争,并且通常相当有成效。多年以后,他自述自己人生中第一个造反的对象就是他父亲。

求学时期

在东山学堂,毛泽东年龄比其他孩子大五六岁,加上身高出挑,很难融入学生之中。书是他真正的朋友,他从为数不多的朋友萧三那里借阅了《世界英雄豪杰传》,当归还书时,每个人物边上都写满了他的批注。1911年,毛泽东离开湘乡步行到湘潭,申请入读一所高小被拒。为此他准备好了后备计划,在东山时通过一位老师为他在长沙申请了一所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到湖南省会,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开始接收到各类革命运动的消息,开始自己写文章发表政见,此时17岁的他剪去了辫子。在长沙期间毛泽东曾去参军,但实际没有参战,做的都是服侍军官的后勤工作,后又决定回归校园。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毛最后选择进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包括西方各类哲学思想著作。并在第一师范碰到了第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杨昌济,杨昌济是第一师范的教授,崇敬宋代儒学(程朱理学),同时在英国和德国留学期间,吸收了康德等西方理想主义的理论。毛泽东后来娶了他的女儿杨开慧。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期间培养了一种信念,即通过鉴定的努力可以使人获得新生。他着迷于身体锻炼,洗冷水浴,爬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天只吃一顿饭,长时间晒太阳,逆着风大声朗诵唐诗,这些对毛泽东来说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更是为了在意志力同一切阻力进行的搏斗中获得乐趣。“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在日记中这样写着。

步入正轨

毛泽东26岁时,第一次离开家乡湖南省。在北京大学做图书管理员,接触到了更多的人物,当时的图书馆长就是李大钊。他的同学朋友们很多开始出国留学,而他决定留在中国,期间还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在北京仅仅停留了6个月后,他去了上海,拜访了陈独秀,然后又回到了长沙,成为了长沙地区五四运动的先锋人物。1921年,中共第一次会议举行,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而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人物。当天晚上毛泽东对他的同学萧瑜说:“假如我们努力奋斗,有三五十年,共产党就有可能通知中国。”之后他回到长沙,作为湘区党委书记开始组织工作。

#TODO

《拿破仑传》

  • 2019-12-25

这本书写的实在有些太冗长了,以至于最后我没能读完。内容更多的集中在对拿破仑的生活和个人心理活动方面,对生平事迹的着墨偏少,看着着实有些犯困。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 2019-10-25

在达芬奇身上你会觉得天才有时候真的是天生的,天然的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所有理所应当的事在达芬奇眼里都变成了问题。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但幸运的在一个对私生子习以为常的社会中,一生最大的最求并不是绘画,而是军事工程,最后却留下了无数艺术传奇。达芬奇能一生最求艺术也有美第奇家族的功劳。

《史蒂夫·乔布斯传》

  • 2019-02-11

六天时间,一口气看完了这本比砖还厚的书。跌宕起伏又魅力无穷的人生传奇。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被期待,是很重要的说服别人的方法。没有人会臣服一个平庸的人,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无聊的人。

《人类群星闪耀时》

  • 2019-07-22

本书名气很大,但内容其实一般,一方面可能是时代所限,一方面有太多作者作为诗人主观的浪漫主义色彩,可以当做小故事传记来看。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 2019-02-15

不要被书名误导以为是旅游类的书,作者以英国人和丹麦女婿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北欧生活和文化,诙谐有趣又不失深度思考。看完以后一定会让想去一趟北欧感受他们的文化和习俗。

《机器人短篇全集》

  • 2019-01-20

看这本书是因为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就是出自此书,从成书的时间点来看,作者的想象力确实惊人,并且成功预测了很多现在的事情。

《阳明学述要》

  • 2019-06-01

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圣人只在成色上争,不在分量上争。阳明之约多被后世所误读,偏离本意。阳明心学是中华儒家文化之瑰宝,可惜现代社会已经让大家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悟。

《曾国藩传》

  • 2019-05-25

最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读完了张宏杰写的《曾国藩传》,从小就听说过各种人对曾国藩的崇拜和敬仰。这次终于系统的了解曾国藩的一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精神偶像,曾国藩用一生的努力实践了儒家立行、立言、立德。成为晚清第一重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中华儒家文化,发起洋务运动,以开放的心态带领中国走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以一人之力为腐朽的清帝国又续命了几十年。然而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进程已经超出了个人能力的范围,最后清政府依然在1912年终于倒下,中国人民,中华文化在一片混乱,外强环绕之中步履蹒跚的走向下一个时代。

《万历十五年》

  • 2018-11-25

几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治,最后导致了整个社会机器的停摆,作者认为道德应该被用于大方向,是追寻的目标,而具体的实施和细节的评判应该出于法治和技术,而非道德。(作者整体思想偏西化,有一种以西方文化看中国传统的感觉)

《未来简史》

  • 2018-11-05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现代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是人文主义信徒,包括你我在内,以人类为中心。未来也许是数据主义,以数据为中心,人类可以退出历史或是通过科学升级自身,成为下一代“人类”。

《人类简史》

  • 2018-09-18

作者以上帝视角回顾了人类发展的过程。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无论阶级或是人权,奴隶制或是人人平等都是存在于人类之间的虚构想象。更努力并没有使人类更幸福。今天盛行的自由主义,遵从内心,这一套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配合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而存在的。经常有人会说科学只是一种新的宗教而已。本书很好回答这个问题:科学相比以往的宗教,关键区别在于承认了人类的无知,从而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带了无限可能。